第四纪期间仍然活动着的地质构造。活动构造与新构造在含义上有所不同。新构造通常指晚第三纪以来形成的地质构造。由于第三纪晚期的地壳运动比起第四纪来要强烈而广泛,因而新构造比活动构造要明显和多见。总的说,活动构造也可理解为至今活动着的地质构造。
简介
亦称“活构造”。自新第三纪 (或第 四纪)以来仍在形成、发展或活动的 地质构造。可分为活断层、活褶皱、 活动断块、新隆起、新凹陷等。活 动构造所表现的空间形态及地貌类 型,和其活动历史、活动程度、组合 方式相关。
对于活动构造的活动时限,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大致可以分为:①第四纪以来,②晚第四纪以来(约50万年以来),③晚更新世或晚更新世晚期(一般用10万年或3万年)以来,④全新世(1万年)以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将其定为1万年以来。中国学者倾向于晚第四纪以来发生的构造作用为活动构造,并且着重详细研究晚更新世—全新世期间的活动特征。
研究意义
活动构造的研究,对地震预报、工程稳定性等实际问题及地球动力学等一系列地学理论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成为备受广泛重视的课题。近年来由于地壳活动观测技术方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对活动构造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活动构造主要通过对地质、地貌现象、大地形变测量(包括垂直的与水平的)、定点地壳形变动态观测、地震活动性监测、地壳应力状况,以及各种地球物理场变化等方面探讨其活动状况和形成机制。由于板块构造、地壳动力学研究计划的开展,已把活动构造的研究推向了更深、更广的领域。高精度的激光测距仪、倾斜仪、断层蠕变仪以及卫星测距、月球测距、射电干涉测量等长距离精密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对现代地壳构造活动状况及动态的定量研究日趋精确。在活动构造的研究中,板块边缘地带、裂谷带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地区;对板块内部的现代活动及应力场状况的研究,是引人注目的新方向;在对各类型活动构造的研究中,地震构造和活动断裂的研究是最活跃的课题。事实上,地质构造的活动不一定都引起地震,但构造地震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断裂带的局部或全部活动达到相当激烈程度而引起的。2
分类
活动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地块、或它们的总和体。活火山(见火山)也是一种活动构造。
活动断层
是活动构造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它是地壳中正在发生位移运动的破裂面。活动断层有两种运动方式:粘滑和蠕滑。前者往往伴随地震。蠕滑达到一定强度时可引起地面破坏,产生地裂缝、崩塌、滑波等。因而,对活动断层的研究是地震预报、地震区划及工程抗震防灾的一项基础工作。
活动褶皱
是另一种重要的活动构造类型,它使地层、地表沉积物及其他岩石正经历着永久性的塑性变形。在板块边界上或其附近,活动褶皱可达较大规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在板块内大活动断层附近往往伴生有活动褶皱。
活动盆地
是相对周围正在作负向运动的地壳单位,它可以由活动断层或活动褶皱形成。坳陷型盆地实质上是活动向斜,各类断陷盆地受到活动断层的制约。因侵蚀而形成的盆地不属于活动盆地。
活动块体
是相对于周围地壳作运动的地壳单元。由于参照系统未必是静止的,所以活动块体的“活动”含义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活动块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升、降、拉开、聚合、剪切、旋转及其复杂的组合,因而造成了活动构造的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活动构造的特点和分布
中国活动构造十分发育,类型多样,地区差异大。台湾大纵谷断层是板块边界,有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长白山的火山和深源地震也是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活动构造现象。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会聚的影响,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上升了3600米左右(见青藏高原地质)。印度板块至今不断向北北东方向的推挤使昆仑山、天山、祁连山等断块式上升,其间为压陷型大型盆地,如塔里木、河西走廊等。盆地与山脉之间有压性逆断层或左旋走滑-逆断层,如阿尔金活动断层。
中国大陆东部活动构造比西部弱,构造走向为北北东向,与西太平洋板块边界相平行。华北是中国东部最强的张性活动构造发育区,以张性与剪张性活动断层及由它们控制的第四纪断陷盆地发育为主要形式,近期华北一连串强震的发生是这些活动构造的表现。华南仅在临近台湾的闽粤沿海显示了一些不十分强的活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