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大勇参加“中国• 内蒙古”网在线访谈节目
赵大勇副厅长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不动产权证书首发仪式上讲话
赵大勇副厅长一行查阅当地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大勇。赵厅长欢迎您!
嘉宾 赵大勇:
主持人好! 各位网友好!很荣幸来到我们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
近几年,我区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嘉宾 赵大勇:
按照国务院《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国办发〔2005〕52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省长、主席、市长为第一责任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重要论断和特殊要求。2015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先后联合召开四次会议,部署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国家每年要对各省级政府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国家审计部门、土地督察机构每年都要开展相关方面的审计和督察。近年来,我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在规范中强化,在保护中建设,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嘉宾 赵大勇:
一是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不断强化。2012年,自治区制定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盟行政公署 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内政办发〔2012〕80号),将盟市长作为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具体考核要求;每年初,自治区、盟市、旗县和乡镇四级政府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逐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2014年以来,自治区将耕地保护工作列入对盟市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指标、自治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规定,促进了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落实。今年7月份,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全区耕地保护情况报告。
嘉宾 赵大勇:
二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我区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151.224万公顷(2268.36万亩),项目预算总额236.05亿元,新增耕地面积近7万倾(105万亩)。经过土地整治,土地利用率提高8%,耕地平均利用等别比整治前提高1—2个等,粮食单产水平提高近30%,项目区耕地生产成本普遍降低了50-320元/亩,农民人均新增农业年纯收入1200元左右,项目区受益人数达245万余人,贫困人口减少数量达24万人,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满意度达92.75%。
嘉宾 赵大勇:
三是耕地占补平衡质量明显提升。“十二五”以来,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对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评审、验收、报备和挂牌交易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全区共投入建设资金7.3亿元,开发补充耕地3.52万公顷(52.8万亩),基本上是水利设施条件较好的耕地;全区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5808万公顷(38.7万亩),都按照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要求,较好实现了占补平衡。
嘉宾 赵大勇:
四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13年以来,全区国土和农业部门组织各级对基本农田地块进行了全面核实确认,共核实确定基本农田586.56万公顷(8798万亩),并全部落实了地块和保护责任,确保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真实、可靠、有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区基本农田数据库,实现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城市周边优质耕地中新划入基本农田面积21万公顷(315万亩),划定后全区城市(镇)周边基本农田面积达到54.5万公顷(817万亩),保护率由原来的46%提高到73%,实现了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形态优化的划定要求。这些基本农田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实体边界和刚性约束,倒逼城市建设跳出去,搞串联式、组团式发展。我区划定工作受到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的肯定,在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现场交流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目前,我们正组织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划定工作,通过努力,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到实处。
嘉宾 赵大勇:
五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年,我区坚持多措并举,开源节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和高等别耕地,能占其他土地的,不占耕地,能占劣地的,不占好地,切实防止耕地流失。通过努力,我区盘活现有存量建设用地规模10万多公顷(150万亩),复垦耕地4000多公顷(6万亩),清理闲置土地4880公顷(7.3万亩),有效缓减了新增建设用地对占用耕地的压力。巴彦淖尔市和16个旗县(市)被表彰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主持人:
当前我区耕地保护工作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嘉宾 赵大勇:
总体讲,我区耕地保护工作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着重加以解决。
一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进一步推动。比如,在顶层设计上,存在缺乏政府主导的总体规划、建设模式单一、报备不及时等问题;在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上,存在条条分割、各自为战、投资分散等现象;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总体进度相对缓慢,部分旗县土地整治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对参建单位的行业管理还比较欠缺的问题;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方面,缺乏政策激励机制,不能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存在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的问题。目前,全区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待整治面积超过1500万亩,无灌溉设施的耕地中有近5000万亩可整治提升质量,耕地建设性保护的任务艰巨繁重。
嘉宾 赵大勇:
二是耕地占补平衡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些旗县存在着重占轻补、占优补不优的问题;一些补充耕地项目存在验收把关不严、后期监管责任难落实、耕种不能保证等问题。
三是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特殊保护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一些地区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推动不力,主动性不够,缺乏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个别地区存在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搞建设,基本农田“非农化”,对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是耕地污染防治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受不合理施肥、施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土壤亚硝酸盐、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30多年,耕地土壤暗棕壤有机质降低了20%左右,栗钙土有机质降了10%左右,地膜污染呈现加重态势。
主持人:
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打算?
嘉宾 赵大勇:
下一步要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一是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要健全和完善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相配套的有效措施,扎紧机制的“篱笆”,织密制度的“网眼”,切实破解“牛栏关猫”的问题。要增强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完善耕地保护评价体系,探讨耕地实行分类保护,加大对优质耕地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调动各级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坚决守住我区耕地数量红线和质量底线。
嘉宾 赵大勇:
二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双到位。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把补充耕地项目全部建成优质耕地,将补充耕地建设与现有中低等耕地质量提升改造、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结合,多措并举提高占补平衡工作质量。
三是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管理、特殊保护。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案,到2020年我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调整为766.6万公顷和620万公顷,较调整前分别增加68.87万公顷和11.87万公顷,我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将核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做到基本农田管理可查、可看、可控,真正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坚决夯实我区粮食生产基础。
嘉宾 赵大勇:
四是着力强化耕地建设性保护,打造绝对安全的“口粮田”。加快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立法步伐,推动出台和完善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耕地质量管理机构职能,加强耕地质量的监督、管理、保养和建设工作。按照“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和国家扶贫战略,继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落实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战略,确保“十三五”期间再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500万亩。
主持人:
谢谢赵厅长的精彩解读!也感谢各位网民的积极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下期再见。